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

榮民沒有虧欠台灣

【聯合報╱記者程嘉文/台北報導】
一九四九年兩岸分裂,六十萬國軍渡海來台,成為後來的「老兵」特殊族群。其中,士官退伍的老兵,經濟地位較低,更是弱勢中的弱勢。由一江山戰役協會主辦的「守望民國的歲月:烽火、離亂、老士官」特展,即日起在台北市信義公民會館介紹廿多位老士官的生命故事,將展至本月十六日。

這項展覽介紹的老士官,包括照片、描述文字、訪談紀錄片等。擔任活動代言人、本身也是榮民的資深藝人孫越,今天上午將在現場「講故事」,呼籲「民國百年,莫忘老兵」;周二下午則有文史工作者黃洛斐、譚端的新書「烽火,離亂,老士官」發表會。

協會理事長王應文表示,軍人是戰爭中創傷最重、數目最大,卻也是最無奈的群體。中華民國走過一百年,是因為一批批「民國武士」成了時代的犧牲品。其中,老士官們下無寸地、上無片瓦,連婚姻、傳宗接代機會都被犧牲,過去也最被人忽視,這些社會底層的身影,不該在慶祝建國百年時被遺忘。

八十歲的熊震球,是古寧頭戰役首先接敵的戰車車長。他表示,烽火與離散的確是老士官們一生的寫照;很多人從軍中退下來,又投入橫貫公路、石門水庫、十大建設,「台灣有今天繁榮,榮民絕沒有偷懶」。熊震球說,老兵需要的是尊嚴,「我們對得起台灣,沒有白喝台灣水,沒有白吃台灣米」。

八十三歲的張忠良曾參加徐蚌會戰,陣地被共軍人海衝破,身邊同袍全都戰死。他只好躲在一具屍體底下裝死,沒想到那人還沒斷氣,發出哀嚎,「共產黨過來就是一刺刀,把他刺穿又刺進我身上」。

如今,張忠良住的違建將被台大收回,學校還以「長期占用校地」索賠五十萬元。他氣憤又感慨地表示,房子是掃馬路、當工友攢錢買下的,「就算一隻鳥飛到台灣,有了個窩,也不該這樣對待我啊!」  (本文摘自2011/11/06 聯合報)

1 則留言:

  1. 榮民是中華民國在復興基地發展的力量!

    回覆刪除